close

  (導視)

  解說:
  特殊時刻開創歷史,68年來,中國代表首次當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主席。
  郝平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主席:
  我將牢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宗旨,為履行大會主席職責竭盡全力。
  解說:
  簡單而神秘的簡歷,全體代表的一致推舉,郝平是誰?
  牛大勇 郝平的大學同學:
  富有國際交往的經驗,外語的水平和他的專業的知識、學術的背景都很好。
  解說:
  195個會員,200多位部長,3000多名代表,這也是投給中國的信任票。
  郝平:
  各成員國代表一致推舉我擔任第37屆大會主席,這是對我本人莫大的信任。
  解說:
  《新聞1+1》今日關註:郝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新掌門”!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昨天,來自中國教育部的副部長郝平當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7屆大會的大會主席。這些年,我們會發現有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面孔出現在國際組織中,他們的出現能給世界帶去什麼,又能給中國帶來什麼?我們還是先去看一看昨天的大會現場。
  解說:
  北京時間昨天晚上10點30分,對於中國來說又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這個成立了68年的國際組織,第一次迎來了一個中國面孔的“掌門人”。
  郝平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7屆大會主席:
  今天站在這個莊嚴的講臺上,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壯大,各個成員國代表一致推舉我擔任第37屆大會主席,這是對我本人莫大的信任,也是對我的祖國的信任。
  解說:
  在來自全球195個成員國的4位國家元首、150名部長和3000名代表的見證下,郝平,這位中國教育部副部長被推選為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一屆的大會主席,任期兩年。而值得一體的是,郝平的當選也創造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歷史上首次獲得了全體195個會員國一致推舉,全票通過的紀錄。
  郝平:
  逐漸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特別是中國在國際事務當中的影響力,和作為第二大經濟體,很多國家對中國寄予期望,第三世界國家,非洲國家,甚至包括我們周邊的國家,都對中國有期待,都希望中國能夠站出來,能夠在教科文組織有所擔當,作為負責人的大國發揮它的作用。
  解說:
  在教科文組織近70年的歷程中,一直將促進教育、科學及文化方面的國際合作,以利於各國人民加強相互瞭解、促進世界和平作為其宗旨。目前,該組織也是聯合國在教科文領域成員最多的專門機構,在世界上有著廣泛的影響。然而在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為投票通過了巴勒斯坦成員國身份,使得美國、以色列、加拿大等國全部或部分停止了對教科文組織的資金支持,這使得該組織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重財務狀況一直持續至今,而財政困境也是擺在郝平眼下需要面對的問題。
  郝平:
  只有通過改革才能解決我們當前遇到的困難,而這種困難我想也是暫時的。
  第二,我在這個會上提倡大家一定要團結,我講到“和”的這種理念,中國人講和諧,希望195個成員國家能夠攜起手來,為共同促進文化、教育、科技發展,做出教科文組織應該做出的貢獻。
  主持人:
  郝平是中國教育部的副部長,那麼他在擔任這個主席以前,曾經在北京大學當過副校長、在北外當過校長那麼他的當選可能對於他自己來說,並不是十分陌生的一個結果,因為它是作為唯一的候選人全票當選的,怎麼看待他的當選?接下來我們要連線一位資深的外交家吳建民大使,他曾經擔任過中國駐法國的特命全權大使,同時吳大使也曾經擔任過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還有瑞士其他國際組織常駐代表,有很多國際組織的經驗,還有跟國際組織打交道的經驗。
  吳大使,您怎麼看待郝平副部長當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主席?
  吳建民 前駐法國大使:
  我想兩個原因促成的,首先是國家的地位,中國已經來到了世界舞臺的中心,國際社會對於中國寄予更大的期望,希望中國能夠負起更多的責任,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因為人選,因為郝平副部長這個人選大家接受,這個人選人家不接受的話也不行。所以這兩個原因促使了37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選舉郝平擔任主席。
  主持人:
  我們也看到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幾年,也是來自中國教育部另外一位曾經擔任過副部長的章新勝,他擔任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委會主席,兩位中國人先後在這個組織內任職,會加深這個組織對於中國什麼樣的印象?另外兩個中國人前後在這樣一個組織擔任很重要的一種管理工作,會給這個國際組織帶去什麼?
  吳建民:
  帶來一些中國的元素,一個人的行為是受他的觀念影響,他的觀念是受他的文化背景影響,你看看我在聯合國裡面見了很多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現,歸根到底都是他有文化背景的影響。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所以我們的人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裡面擔任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顯然把中國元素帶進去了,中國元素帶進去是豐富這個組織。無庸諱言,這個世界過去幾百年基本上是西方為主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裡面,西方的聲音也是特別強的。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隨著世界的變化,中國地位的上升,中國人進入這個組織,我想是一種豐富,你看看我所聽到的章新勝副部長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委會主席的時候,人家評論就很好。因為他想問題想的很深,觀察問題、處理問題很得體,人家的印象是什麼,文明古國出來的人,有悠久歷史國家的人,他這個處理得很好,間接上,人家對中國的印象有了好印象,我相信郝平副部長也會做得很好的。
  主持人:
  吳大使,稍候會有更多的問題給您。
  一開始用非常簡單的語言勾勒了郝平副部長的經歷,但是我們在網上查閱更多的關於他的情況的時候,基本上查閱不到,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解說:
  郝平是誰,網上可以查閱到的資料極其簡單,只知道他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戲,很長時間在北京大學工作,直至升任副校長,而後又擔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以及教育部副部長。
  牛大勇 郝平的大學同學、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他是比較低調,但是很踏實做實事,對人非常好。當時我們這一屆,我們上山下鄉多少年,二十多歲了,他是應屆從青島的中學畢業考上北大,他又做社會工作,又那麼小年紀,又能學習那麼好。所以考上以後很快被選為北大歷史系學生會的副主席,一直到畢業差不多都是做學生幹部。
  解說:
  在北大歷史系,郝平就讀的是世界史專業,這使他在求學階段就擁有了全球視角,同時良好的外語能力也為他從事對外交流帶來了優勢。
  牛大勇:
  視野比較開闊,對世界各國的主要文化,特別是歷史,都有所瞭解,特別是主要地區、主要大國這些歷史背景比較熟悉。第二,外語比較好,當時北京大學,我們每周是四學時的英語課,他們大概至少六學時可能是八學時英語課,比我們密集。
  解說:
  北京大學本科畢業後,郝平留校工作,在絕大多數的北大時光中,他都從事著與對外事務相關的工作。
  牛大勇:
  從外事處長做到國際合作部的部長,再做到主管外事的副校長,每年大概總會有十個左右的國家總統、元首來北大訪問,總理幾十個,部長這一級就太多了,大學校長、副校長頂尖的學者和教授們數不過來,他每天要應酬接待的人非常之多。他安排每個環節,來訪,誰出面,到那兒參觀,在哪兒吃飯,在哪兒演講,基本上滴水不漏的。
  解說:
  這些外事工作不但為郝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展示才華積累了經驗,更拓展了人脈。
  牛大勇:
  1984年、1985年開始接待外賓了,後來一直在這方面工作,包括到夏威夷大學去學習。所以國際上一些政要、著名學者,不光歷史學這一行的,方方面面,反正是北京大學學科最硬的、北外最硬的這些學科學者接待的就太多了,當然這個人脈是非常廣的。
  主持人:
  來自中國的郝平能夠當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大會主席,其實人們總結了一下,也就是這麼幾個原因,從他個人來說,剛纔牛大勇先生說了,他有著豐富的與國際打交道的經驗,同時他工作的專業,也就是教育,並且他在以前一直是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的主任,跟這個組織是比較熟悉的,這是他個人的背景。
  我們再來看國家的背景,從1972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席位以來,中國就一直擔任著執行局的委員,這些年中國在這個組織裡面對於這個組織的支持一直是很有力度的,我們交的會費在這個組織裡面現在排名第六位。
  再來看大會選舉的制度,大會主席是輪值制,一共是六個組,今年是亞洲組推出自己的候選人,從這個角度來說郝平的當選也並不意外。另外中國改革開放的背景,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需要與國外有著不同的這種層次的交流,那麼在這種雙向的交流下,從世界的角度也需要郝平一個來自中國的主席。
  接下來繼續連線吳大使。剛纔我們也說了,從歷史上看,中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創始國,而且從1972年恢復席位以來,我們是執行局的委員,請您解釋一下,作為執行局的委員去做這個工作和現在作為大會主席去做工作,份量上有什麼不一樣?
  吳建民:
  聯合國教科文執委會跟大會的職責是不一樣的,教科文執委會對一些問題做出比較深入的研究,然後在大會上進行討論、表決。郝平作為大會主席,要主持大會,當然主持大會之前,秘書處會向他吹風的,有些事情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也會跟他進行聯繫,有重大的問題跟他商量,所以執委會主席跟大會主席要很好地配合,這樣形成教科文組織合力,郝平在這個過程當中作用還是相當突出的。
  主持人:
  他作為一個主席,在未來會展開哪些方面的工作?
  吳建民: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成立了68年了,當時人們在考慮戰後的世界的時候,有一個想法,有點像世界政府,教科文是教育、科學、文化這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在這個領域裡面可以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最近幾年,由於美國拒交會費,所以聯合國教科文行動能力受到了影響,我想郝平擔任主席之後,在這個問題上如何做推動,使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逐步擺脫這樣的困境,貢獻一點他的智慧,我想這可能是有益的。
  另外他擔任主席之後還有一個好處,中國人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識的還不是很夠,我們對聯合國瞭解的比較多,因為每年外長都需要講話,教科文組織相對瞭解比較少一點,而實際上隨著中國的文化走向世界,教科文提供了一個很大的平臺,我們現在有些企業正在跟教科文組織合作,我們有些藝術家也在跟教科文組織合作,我想這方面,它作為主席來講,可能是中國人對教科文組織有更好的認識,這樣促使中國各界,特別是教育、科學、文化界同教科文組織合作會有新的發展。
  主持人:
  另外需要您給我們解釋一下,現在郝平擔任了大會的主席,與此同時,教育部副部長是不是仍然平行也擔任著?
  吳建民:
  大會主席不坐班的,開大會的時候去,平常仍然在北京上班。我當時擔任國際展覽局主席也是這種情況,每一年國際展覽局開兩次大會的時候,我提前到,跟秘書處進行溝通,有些什麼事情,他們向我吹風,然後我跟秘書長很好地溝通,瞭解一下大會應該如何進行,有什麼難題,如何處理,事先都要做一點功課,然後就去做。平常我仍然在北京上班,當時我是在外交學院上班。
  主持人:
  謝謝吳大使。國際組織中不斷地出現中國面孔。另外,我們要看一下,這些年年中國面孔到底在哪些組織裡面出現?另外,我們在這方面的人才儲備是否足夠?繼續關註。
  解說:
  十年來中國人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際舞臺,2003年,史久鏞先生當選為國際法院院長,這是自國際法院1946年成立以來,首位擔任院長的中國籍法官。同年12月,中國前駐華大使吳建民當選國際展覽局主席。在此前歷任駐華大使時,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在總統府為吳建民送行,並向他授章,以表彰吳建民為發展中法關係所做的貢獻。2007年2月9日,沙祖康出任聯合國副秘書長一職,負責經濟和社會事務。在國際外交舞臺上,沙祖康一直以其豪放直率的風格而出名。
  沙祖康:
  中國有句古話“正人先正己”,我們希望個別國家在批評和指責別人之前,先拿鏡子好好照照自己。
  解說:
  走向聯合國副秘書長的職位後,意味著沙祖康有了更大的舞臺,不少人也在擔心,聯合國副秘書長的職位要求善於協調,個性直率的沙祖康能否勝任呢?
  沙祖康:
  我進駐到聯合國帶去的是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思維,但是在具體履行職責的時候必須嚴格遵守聯合國的規定,只有這樣來向世界證明,中國推薦的國際職員是模範的國際職員,是好樣的。
  解說:
  的確在為世界服務的同時,這些大使們還需向世界展示中國的文化,讓世界瞭解中國的思維,而更多領域響起的中國聲音,有助於中國影響力的提升。2006年,來自香港的陳馮富珍當選世界衛生總幹事。2009年,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2011年,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民出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
  今年以來,中國人在各種國際組織高官競選中更是屢傳佳訊。6月,財政部副部長李勇當選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幹事。8月,中國駐世貿組織大使易小準獲准任世貿組織副總幹事。9月,鞍鋼總經理張曉剛當選國際標準化組織主席。
  陳馮富珍:
  我是國際的公務員,我要堅守中立、公平、公正的原則去辦事,我現在已經是為全世界人們的健康做事了,為世界衛生組織193個成員國服務的,中國是193個國家之一,所以重點就是要不偏不倚地按照科學的依據去做決定。
  主持人:
  我們國家到底有多少人在國際組織任職呢?我們來看這樣一個數字,截止到今年6月30日,供職聯合國秘書處非語言類(不是翻譯)的中國籍專業人員是74名,低於聯合國開列的認為是116到157人這樣一個恰當幅度,被認為是任職人數偏低的國家,而且在這其中擔任高級管理職務的中國籍支援是11人,低於美國48人,法國18人,日本14人,英國19人,德國17人。按說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地提升,這個數字也應當相應地提升才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比較少的現象呢?接下來繼續請吳大使解釋一下,您分析是為什麼?
  吳建民:
  這個原因主要是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是不是向中國提出更多的要求,希望多派人去;另外一方面我們中國有沒有這樣的人。我在國際組織工作過,我在多邊外交搞了13年,觀察這些聯合國多邊外交組織裡面的這些人的表現,我發現那些處於非常高職位的人,他往往對於這個組織的規章、這個組織的游戲規則非常熟悉,對它的歷史、先例非常清楚。看看科菲·安南,很年輕就到聯合國去工作了,摸爬滾打當了秘書長,當了秘書長之後長袖善舞、駕輕就熟。我們往往到一定年齡才派進去,派進去之後擔一任就退休了,我認為這種狀況需要我們自己來改變,我們要培養更多的能夠走向國際組織的人,這也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而我們現在這方面的人太少了,我主張從年輕的時候就派人進去。
  主持人:
  希望您能夠用非常簡潔的語言告訴我們一下,聯合國的雇員,包括其他國際組織的雇員,當中國人擔任了之後,他們卸任回國的時候,能帶回什麼樣的經驗回國?
  吳建民:
  卸任之後,可以把國際組織的經驗、學到的東西向學生們傳授,我們中國人很不瞭解。另外,我還主張我們應當派一些人到國際組織里去摸爬滾打,取得國際經驗,然後再回到中國來任職。我想這樣的人無論是在公司或者是在政府機構裡面,他的國際化程度一定很高,一定能夠使中國同世界的連接、合作能夠搞得更好。
  主持人:
  這方面可能我們應該向韓國學習,因為他們不斷地在向國際組織輸送人才,同時要把這樣的一種人力資源帶回國來,加強這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互動。
  吳建民:
  對,特別是現在國際秩序出現要改革的過程當中,國際秩序是跟規則相聯繫,要改革就要修改規則,誰來修改規則?國際組織。所以我們中國人應當更多的人到這裡邊去。
  主持人:
  非常感謝吳大使今天能給我們介紹這麼多,也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節目,再見。
 
(編輯:SN0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71tetyhk 的頭像
    te71tetyhk

    中泰當舖

    te71tety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